中心简介

  贵州省高等学校道地药材慢性病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始建于2017年,2023年正式获贵州省教育厅批准建设为“贵州省高等学校道地药材慢性病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创建初衷为顺应国家建设“健康中国2030”的重大需求,贯彻落实贵州省关于“突出民族医药特色,唱响‘贵州良药’品牌,持续巩固贵州道地药材主产区的历史地位,努力推动贵州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响应《贵州省中医药条例》关于建设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本工程中心是我省唯一专门针对慢性病、多发病防治中存在的困难,聚焦贵州道地药材在慢性病、多发病防治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区域特色道地药材在慢性多发性疾病防治中的优势,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资源开发、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位于贵州医科大学云漫湖校区,建设有面积约1500㎡,围绕“贵州道地药材的生态种植,贵州道地药材的品质特征、形成机制和评价方法,贵州道地药材的综合利用、创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发展战略”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建设。仪器设备总值超千万元,包括(1)万级净化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超净台、CO2培养箱酶标仪、相差/荧光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仪等仪器;(2)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温度梯度PCR仪、核酸电泳系统、蛋白质电泳系统、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细胞培养室、自动制冰机、超高速离心机、低温高速离心机和超声破碎仪等仪器;(3)药物分析实验室:中压制备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MS/MS、Q-TOF、NMR核磁共振仪、流式细胞仪和ThermoFisher TSQ Endura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等仪器。这些科研设备均能满足道地药材防治慢性病的研发需求。

  工程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博士17人,博士比例达到73%,平均年龄36岁。工程中心现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0余人,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人,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等各级各类奖项。目前工程中心每年可接纳在读研究生30余人,博士生3人,在站博士后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