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交流 >正文

贵州省高等学校道地药材慢性病防治工程研究中心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

  2024年12月15日下午,贵州省高等学校道地药材慢性病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举办,本次会议也是中心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学术委员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时进行,线下会议地点在贵州医科大学云漫湖校区致知楼5楼会议室。

  会议由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杰出青年学者获得者、中山大学尹胜教授主持。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华教授(济南大学)、常艳旭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袁涛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甘礼社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张明生教授(贵州大学)、廖尚高教授(中心主任)、张旭副教授(中心成员)以及中心有关师生30余人参会。

  会前,中心秘书林燕博士介绍了会议准备情况。

  尹胜对受邀参加本次学术交流表示感谢,对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参会嘉宾表示欢迎。

  何明辉代表学校科技创新产业处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中参会指导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心发展情况。

廖尚高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回顾中心成立2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绩。他强调,中心由贵州省教育厅批准建设,旨在围绕目前市场中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和有效治疗产品的重大慢性病,依托资源丰富的贵州道地药材,开展药物研发、大健康产品研发,以此推动贵州省中药、民族药独特资源的开发应用。

  何迅介绍了中心未来的战略思路。廖兴江汇报了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面临问题。林燕汇报了中心的大健康产品研发过程和横向课题合作情况。张旭汇报了国内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及其中心在贵州道地药材栽培种植、中药种植实践路径探索过程及中药材开发利用情况。

  学术委员会专家对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给出中肯建议。一是基于中心发展,希望学校持续给予政策、经费的支持;二是基于中心定位,建议将研发重心聚焦于贵州的道地药材、总结地方特色、突出贵州资源优势、聚焦方向持续深耕;三是鼓励对外交流,将贵州民族医药及其相关产品,特别是降尿酸功能食品发扬光大,做成示范项目,为全省今后发展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及技术需求起到良好带动作用。

  廖尚高总结发言。他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总结中心目前存在的不足。他表示将认真听取学术委员会专家的建议,把握国家健康战略,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进一步聚焦特色,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服务慢病群体健康。